09 湖北高考作文-站在梦里花落的门口

站在梦里花落的门口
The word is for NMET 2009 Hubei Chinese 
Writer:  高博
         余华曾说过:“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 

         冬去春来,春来花开;朝朝暮暮,世世代代。世人见就是见了,没谁肯学林黛玉去筑花冢。诗人叹也是叹了,偏偏会看在眼里,念在心头,写在纸上。结果花是 “凋落成泥辗作尘” 了,还有文字构成瘗花铭,让后人回味不已。像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等,俱为此中名句。字面上空寂恬淡,细品则不无沧桑。待到今人感叹 “梦里花落知多少” 时,意境虽不如旧时蕴藉,追问倒也直逼人心。 

         看三毛的名篇《梦里花落知多少》。文章开头写三毛随除夕钟敲十二响许下十二愿,句句都是 “但愿人长久”,不料丈夫荷西还是弃她而去,人天永隔,千里难共婵娟。可见造化弄人,向来不浅。几年后三毛重寻故地,见荷西墓木已拱,十字架 “有若朽木”,而碑上字迹几近于无,不由悲从中来,马上扫墓描字。低语喃喃,亦真亦幻,油漆未干,人已沉沉睡去,恍然间似有歌声从远处飘来——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显然,此时此刻,此地此人,歌声也是心声,感觉就是幻觉。那个地方华人足迹罕至,怎么会有人唱得出这歌来? 

         说来惭愧,未读三毛此文时,我不知道世间有《梦里花落知多少》,也没有想过其意境与古诗的关联。知道三毛同荷西的故事后,怎么也放不下这歌,甚至想知道它旋律是什么样的。一次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一群老人,有男有女,白发苍苍,纵情高唱《梦里花落知多少》,不觉心头一热,顿时明白了三毛为什么要在文章结尾写下这段歌词。谁人心里不曾有梦?哪出梦里不曾落花?也许不待回味明白,已是树老枝残,有花难开。惟有一缕情愫,常在心头徘徊,挥之难去。 

         站在梦里花落的门口,这有点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或者是一个故事的结尾。没有 “众里寻他、回头蓦见” 的欢喜,也没有 “过尽千帆皆不是” 的忧伤。有的只是 “梦里花落”、听之任之的情味。时光若于十年前定格,说不定我会在 “你是么” 之后,随手续上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权作回应;或信手敲出 “等到了十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终于见了白发/倘若能抚摸你的双手面颊/此生也不算虚假”,以通款曲。誓言等于谎言,承诺不外瞎说。他人拿互联网当圆梦园,我却无心作造梦厂,网上花开固然迷人,到头来总不免 “梦里花落”。 

         歌词作者许由写过一首《两天》,棒得很: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我只有两天,每天都在幻想。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想我。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路过。”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红尘滚滚,人海茫茫,站在梦里花落的门口,有谁敢说自己不是 “路过”?惟余一点堪自慰,“路过” 毕竟胜错过。不像一场梦里,即使花开,也是花落。

分享到:

0 条评论

注意: 评论者允许使用'@user空格'的方式将自己的评论通知另外评论者。例如, ABC是本文的评论者之一,则使用'@ABC '(不包括单引号)将会自动将您的评论发送给ABC。使用'@all ',将会将评论发送给之前所有其它评论者。请务必注意user必须和评论者名相匹配(大小写一致)。

昵称

沙发空缺中,还不快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