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a304e251f95ca06237a76cd177f3e66095218

我自己的小团圆 序和第一章(上)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序·关于

 

我想用自己最后一点力气写下这个序,完成我的别来无恙。

 

关于回忆

 

在某个时间段,看一本相册、听一首歌、重返一种场景,就很容易想起过去相关的种种。20093 月号《萌芽》上发表的《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起因其实是在我 20 岁生日那天,一个死党级好友说:“还记得初中么?你梳着呆呆的中分头,为了保护某女生,对我们喊你们不要欺负她了,那滑稽样子想起来记忆如昨天。” 那天他喝醉了。几天以后,偶然听到 Cyndi 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我再次想起过去种种:那个在初中操场上跑步的头发蓬松、表情傻得认真的女生,那些蓝白相间的校服罩着的小初中生们,那辆横冲直撞的自行车,那些对家、爱情和学校的困惑,那些同样天真的朋友,那些属于初成长的男生女生的自卑和眼泪,那些乌云密布和天气晴朗,写的时候,我感觉到心里有种暖暖的感觉。

 

关于 17

 

初中以后我的心渐渐变得敏感,多愁善感带我走过 17 岁,或者更久远。现在,我已经可以用轻松的口吻去描述那成长,那叫进步。那个 “我” 是背着 MP3 或者 CD 机,耳朵塞耳麦,低头走路,沉默寡言的孩子,印象里,音乐和文字是我最忠实的伙伴,有他们陪着,我才不会在孤单中手忙脚乱。因此,当我写东西的时候,音乐也不厌其烦地陪伴着我,给我想象,让我把感动写下去。至于说特别喜欢的音乐人,保留下来的只有周董和孙燕姿,很欣赏周董的才气和燕姿的率真。只是,写作时候的歌曲,往往是不经意间听来的第一感觉好听的歌,我是要边听歌边写作的,用某一朋友的话来说,好变态啊。管他呢,我喜欢这样。

 

关于幸福

 

很早很早以前,约莫是 10 岁开始记事的时候就开始在思考 “幸福” 这个字眼。在 QQ 刚出来的时候就在朋友的博客看到这句话:“幸福开在右边,我是左撇子,所以我抓不住。” 那天我就想,为什么左撇子不能抓住幸福呢,只是因为它在右边么?于是,就有了《伊萨是个左撇子》。写的时候我一直在听陶喆的《似曾相识》,我觉得喜欢上一个人的感觉是亲切的、温暖的,当爱情走近的时候,那个人一定是很早以前你们就会认识的,所以很熟悉。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也完美了一切不完美。我们都可以在爱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幸福就是当我们经历过后,还能继续微笑地看明天就好。

 

关于写作

 

把身边听到遇到所可以感受到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给他们一个或美满或遗憾的结局。不管是怎么样的结局,都可以让人在经历与过程中释怀,其实我们的成长都一样,总会经历喜欢的阶段,总会有孤单和无助,总会需要一种可以共鸣的东西,也许你看不到我的笑脸和眼泪,但是你可以感受到我的喜悦与悲伤,那么相似。也许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不圆满,所以我写的故事里,主人公们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我自己编织的剧本。不管是现实还是虚伪,这些故事,肯定是记录了我整个成长的历程。

 

关于《我自己的小团圆》

 

某个下午,去黄石路书店捧回了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封底是小时候背面的花色,扉页是触目惊心的红。想不出来为什么,只是硬皮的小说,拿着看总是不舒服。

 

从包头一上飞机就马上就翻开了书,从第二章捡起来,一直看,看累了就睡一会,醒了继续看,直到一本看完。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太熟悉的张爱玲式的句子,于是一下于被开头迷住。、

 

书却是慢热。不像当年看《十八春》,看过开头几页便欣然继续了下去;也不像《倾城之恋》,那种直接的折磨与认同。这一本,看过 50 多页依旧没有什么明显的吸引的感觉。

 

不是多爱猜谜的人,所以体会不到一一对号入座的乐趣。与胡兰成的那一段,早是当看看胡兰成的书的时候便已经失去了兴趣。只是想当成一本小说来看。而真的当成小说来看,情节又太过散漫,总是刚刚有些头绪,又忽然不知去向。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一直没有办法把书放下?

 

是那出其不意冷冷扔出的一个个比喻,还是那份敏感的绝望?

 

仿佛一根针刺在胸口,最初是一点点的隐痛,然后越来越深,直刺进心里去。不会有一剑封喉的快感,却总是那样痛着,拔不出来。

 

故事在别人眼里是如何,在她的世界里却只能是这样。那是她一贯的眼光,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在她的眼中不过尔尔。洞穿了世事还是目下无尘,不是没有热情,看到眼里的却都已凉透,当你真的绝望,倒反而因此能生出几分温暖。

 

以往看这些故事,总会为无常的命运感慨,现在才知道,没有什么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折磨自己。我们生来不同,所以天生谁也进不了谁的世界,于是只好相互撕扯。和母亲是这样,和邵之雍,和三姑,和比比,和其他所有人,都是这样,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推翻了重来一次,也不过是这个结果。

 

面北的机窗总是给我阴天的感觉,看完书走出机舱,外面金黄的灯光,看起来毛茸茸的颜色,原来还是晴天。

 

看完她这本小说,总会这样有几分不知身在何处的眩晕。机场高速路边的丁香开了,紫色的碎花,走过去,似有若无的香。抬头就望得见候机厅的那座楼,合上书,日子还是这样,一眼望到尽头,却看不见希望。

 

于是我有心把我策划许久的完成别来无恙的这一段时间写成一篇言简意赅的文章,这里诠释了我所有的感情,自是从《我自己的小团圆》中让他们得到圆满。

 

关于 “别来无恙”

 

林青霞在前天的短信中对我说:“我也说不好什么是别来无恙的了。”

 

你们知道别来无恙的含义吗。

 

我还是会在如家快捷酒店里坐在地板上抱着笔记本上网;下雨的时候会给你准备好雨伞;出门的时候会随身带纸巾和零钱;喜欢坐火车穿过一城又一城,在电影院里温暖另一个人的手心;钟情于统一绿茶和干红葡萄酒。

 

这些都是别来无恙的,都是我对你或者对自己承诺过的。

 

从别来无恙开始,我想让这个约莫发生在 20037 月的故事开始潺潺流淌下去。

 

旁语·一

 

写作需要心情,阅读同样需要心情。有些故事,看上去好像理不清头绪,真正看完后你会发现还是有启发的。这个故事我不是纯粹写给自己看的,写在这里就是给你们看的。我不求看过的每个人都喜欢,但是总有些会轻轻地说一句,我喜欢这个故事。

另外关于这个小说,最笼统的概括就是三个女孩不同的第一次爱的经历,他们的付出,成长与懂得。三段不一样的感情,但又有点殊途同归,让人想念起自己真正爱过的第一个人。

尝试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去写这部小说。其实很多时候描述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两类人。在外地的宾馆的地板上从 13 号晚上 7 点写到 14 号凌晨 5 点,写完了第一章,把稿给了几个猫头鹰朋友看,都惊奇的说能从她们和他们身上看到曾今的自己,看到自己的青春。在序中我就提及过,这些事情确实在我们身上发生过,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曾几何时,我们都有这样一个让自己那么执著的男生女生,出现在青春,绽放在青春,凋谢在青春。

愿你们都能在这里面找到曾经或者现在的你和 Ta

 

第一章:爱的神话

 

二零零八年八月底的一天晚上,林诗苒意外地给高心夏打了个电话,说是想去酒吧喝喝酒,Happy 一下。手机那头,高心夏沉默了许久,认识七年,一向文静的诗苒从未提出过类似的请求,她今天一定是出事了。

 

挂完电话,林诗苒对着化妆后的自己笑了笑,没事的,一切都会过去。

 

两个小时后,高心夏带着林诗苒到了 “爱的神话”,她是第二次来这个酒吧,却是第一次带着她最好的朋友体验这种声色场所。今天晚上,诗苒穿得特别漂亮,更贴切地说应该是性感,可是心夏在门口,看到她从出租车里出来时的第一个瞬间,心就狠狠地疼了一下。

 

高心夏上前,给了诗苒一个拥抱,语重心长地问了句:你没事吧?

 

林诗苒笑笑,拍了拍她的肩,一齐走进酒吧。她望了眼酒吧的名字——“爱的神话”,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蔑地又笑了一下,随即紧紧尾随着高心夏,既紧张又满不在乎。

 

上楼,穿过一道道的水晶珠帘,震耳的音乐顿时涌进林诗苒的耳朵。她挣开心夏的手,用手指堵住耳洞,差点没被那种音量振晕过去。混响在空气中蔓延,鼓点急迫而连续,像有铁捶一下一下重重地击打着神经和心脏。她似乎一下子被扔进了充满吵砸的袋子,充耳都是那种压迫感,神经也不由自主地绷紧起来。彩光灯打下迷幻的色彩,加上缭绕的烟雾和闪光灯的明暗交替,像是跨进了一个不可知而充满了堕落气息的失乐园。彩妆浓艳,身姿妖娆的女子如金鱼般在场子里游荡,她们的脸上不是没有表情,就是一种没心没肺的放纵。

 

这样的场所与林诗苒的世界格格不入。

 

高心夏选了稍微角落里的位子,两张红色沙发围着一个小圆型桌子,中央插着一支鲜活的玫瑰,点着一个心型的蜡烛。一切精心的布置反复围绕着爱情的主题,在这个不管是否还有真爱的世间。诗苒说,点洋酒吧,今天她请客,也开开荤。

 

从跨进酒吧,林诗苒就一直捂着耳朵,心夏知道她根本不会喜欢这样的场合。但是,既然她选择了出来,必然是为了买醉和放纵,所以阻拦只是徒劳。点了一瓶芝华士,兑着长岛冰茶喝,口感不会太过苦烈。但愿诗苒今晚不会喝得烂醉。

 

时间还早,刚刚十点整。

 

高心夏坐在林诗苒的对面,让服务生调好酒,举起了酒杯,她并不知道今夜的酒是为了什么而喝,反而诗苒接过酒杯,为了我们的 “爱的神话”!

 

林诗苒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不胜酒力的她连眉头都未皱一下,只是高心夏在听到那几个字的时候,心又重重地抽了一下。六七年前,当她们在高中的校园里,跟踪着暗恋的男生,一边流口水一边发花痴时,可曾想过爱情是如此折磨人的东西,可曾知道今天的她们会坐在这个地方喝一杯如此之苦的烈酒?

 

如果时间可以逆流,一切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二零零四年的九月,暑气还尚未消退,学校就开始了军训。

 

林诗苒在爸爸的陪同下去大学报到,简单的安顿后,爸爸就离开了,赶当天的火车回家。从此以后,自力更生吧,林诗苒是这样对自己说的。高中里虽然一直住校,每个星期都可以回家,现在虽然离家也不过三四个小时的火车,但毕竟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孱弱地开始新的生活。她给高心夏,这个高中三年最好的朋友,发了条短信,简单地汇报后,心夏问她:信封打开了没?

 

原来在走之前,高心夏神秘兮兮地给了她一封信,说是高中的毕业礼物。她刚要打开,心夏又阻拦,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所以这份礼物要在大学报到的那一天才能起封。她会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林诗苒几次软硬皆施地逼供,都没有成功,反而让她的好奇也消失殆尽。如果不是心夏提醒,她说不定早就忘记带那封信了。

 

吃过晚饭,宿舍的人开始扯家常,一起看电视。林诗苒爬上自己的床,开始读那封信。这个高心夏,总是古灵精怪的,什么事情值得如此大搞悬疑。

 

好奇的同时,她不禁感激起心夏来,自从认识她后,高中里就多了许多许多的快乐。心夏是那种任性的女孩儿,总是能突发奇想,给她平静的生活时时带来波澜和意外。她又是重感情的女子,一直善待朋友,尤其是诗苒,体贴周到,肝胆相照。诗苒是特别被动的类型,一般不会主动接近别人,又慢热,认识时间长了才能察觉到她的好与温柔来。从一开始,高心夏就整天围着林诗苒转,那种喜欢宛若蝴蝶对鲜花的情素,全然来自天性。就连诗苒有时也迷惑,自己到底是哪里那么好,让高心夏对她心甘情愿地好。

 

信,其实并不长。高中里,林诗苒有个暗恋了两年多的男生,暗号金城武,不言而喻是个长得很像金城武的外班同学。他们时常偷偷地去篮球场看他打球,在天台满校园地搜寻他的踪影,还有打探所有他的八卦新闻。每次诗苒谈起他,都会眉飞色舞,一副热恋中小女人的花痴模样,陶醉得好像让她做神仙都不愿意。那时,高心夏经常劝诗苒去找他,但是害羞的诗苒连碰到时打个招呼都不敢,更别说主动去接近了。

 

毕业后,高心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到了金城武的通信方式,而这封信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心夏说,恍然间三年已经过完,人生有多少个这样青春的三年。我们毕业了,不用再担心学业,担心父母的期望,该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对一个人心动就应该靠近他,或许爱情正悄悄地在转角等候。一辈子一次的机会,错过了便永远都寻不回了。

 

信里还附了张他的照片,笑得像阳光般灿烂。林诗苒不禁眼眶有些湿润。照片里的他,就像心夏说的那样,一直是一个让她心动的人。每次擦肩而过的瞬间,心便好像不是自己的了,脚也抬不动了,眼睛更别提正视他了。他一笑,世界都被放成慢镜头,成了他的舞台。他是光,他是热,他是永远都靠近不了的小宇宙。只要能那么远远地看着他,似乎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林诗苒叹了口气,如果她是高心夏那该多好?心夏是那么勇敢和主动的女孩子,她总是仿佛轻而易举地就能转到喜欢的人身边。他虽然是喜欢的人,可是如此突然地接近,是否只会引起他的鄙视和反感。一个好女孩,应该站在原地等喜欢的人靠近,可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又如何靠近。是否像心夏说的那样,他只是没有了解和靠近的途径,说不定相互认识后,他会产生好感,并采取主动。

 

那一晚,林诗苒失眠了。信压在枕头底下,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大学开始了,没想到新的烦恼也这样接踵而至。属于高中年代的他,应该在毕业时保留在记忆里封存,还是尝试着去拥有。如果最后换来他的讨厌,那两年多的暗恋是否会熬成一剂苦药?

 

是进是退,高心夏又给她出了一道难题。

 

手机铃声响了,高心夏拿起来一看是芊雪的号码。

 

酒吧里太吵,和诗苒打了个招呼她就跑到外面去接了。芊雪还是兴奋的音调,自从和廉书订婚后,她的心情一直保持着愉悦,仿佛想告诉全世界她有多么幸福。一开口,她就问心夏今天在哪里高兴,一听是 “爱的神话” 就兴奋地大叫,直嚷嚷着要过来一起喝酒。俏皮地问过心夏是否有男人在后,坏坏地一笑,仿佛在质疑背后的真相。

 

心夏说,她的好朋友林诗苒好像出了点什么事,所以过来陪她喝酒解闷。没有男人,纯粹是 Girls Night。芊雪虽然从未见过诗苒,她的事倒是从高心夏那儿听了不少。高心夏也就她们两个姐妹关系最好,难免有时会相互提及。

 

芊雪说她过会可能会出来玩,如果出来就过去看看她们。她让心夏好好劝劝诗苒,这世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女人啊一定要爱惜自己。为了臭男人喝酒,一点儿都不值得。这仿佛是芊雪的口头禅,以前每次高心夏为了感情的事难过,芊雪都会用她的芊式语录狠狠地开骂。没想到,再过不了几个月,芊雪就要脱离单身,嫁给一个普通的臭男人了。

 

挂了芊雪的电话,高心夏兀自笑了一回。马路对面也是灯红酒绿,一副热闹的景象。在繁华的都市,同一个夜晚,多少人在独自落寞,多少人可以欢歌笑语,多少人躲在角落里哭泣,多少人平淡地又挨过一夜。

 

酒吧里的喧嚣和外面城市的安静俨然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哪里又是真实的生活?

 

进门时猛地抬头,看到 “爱的神话” 四个大字,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下苏漠然的身影。高心夏摇了摇头,今天晚上她要照顾好诗苒,不让她出事,其它的都不重要。

 

林诗苒坐在角落里,盯着稀落的舞池发呆。她问高心夏有没有事,怎么出去了那么久。心夏说没事,一会儿芊雪可能要过来。

 

听到芊雪的名字,诗苒本能地问了一句,她和于恩成还在一起吗?

 

无奈地笑了笑,心夏说,芊雪订婚了,只是新郎并不是于恩成,他们分手了。曾几何时,高心夏也以为,这个世界上如果芊雪要嫁,她一定会嫁给于恩成。世事无常,如今的于恩成或许正怀抱着他的新欢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生活。而芊雪也将成为别人的新娘,披上婚纱,告别她的单身岁月。

 

廉书很宠芊雪,高心夏对于芊雪的决定从未质疑过。他是个懂得包容的男人,有责任心,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情趣,唯一的那么一点缺陷可能就是工作上忙碌一些。他们在一起吃过好几次饭,廉书大芊雪六岁,小事上都迁就着她,对于她的朋友也给足面子。

 

林诗苒喝了一口酒,她想,原来大多数的爱情结局都是差不多的。他们的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明年吧,今年定场地有点晚了,所以说安排在明年。芊雪倒是不那么急,她说恋爱时男人把你捧在手心里当成宝贝,结婚后就原形毕露了。她一向是提倡要享受恋爱的女子,那种潇洒是普通人修炼几世也得不来的。不过廉书毕竟年纪长一些,家里有点催促,加上他本人也时常开玩笑怕芊雪跟着别的男人跑了,所以要早点娶回家,牢牢看住。

 

听到这番话,林诗苒倒是有点动容,或者说羡慕也好。羡慕是自然的,哪个女人看到自己的朋友找到一个好男人,得到归宿会不羡慕。更何况,林诗苒和高心夏都是刚分手的人,听到别人的幸福难免要哀悼起自己痛失的感情来,于是那种羡慕又更添了一分重量。

 

芊雪的感情路也是一直都磕磕绊绊,她能有今天的收获,高心夏是着实替她欣慰的。作为朋友,最心痛的事莫过于看到姐妹受感情的伤,眼睁睁地看她受折磨却什么都做不了。结婚后总是要好些,日子平淡了,即使吵架也是茶米油盐醋之类的事,不会再那么揪心。

 

高心夏举起了酒杯,我们也要加油,早日找个好男人把自己嫁了。

 

林诗苒回应地碰了一下,又是一饮而尽。

 

顿了顿,诗苒又问,你和苏漠然还有联系吗?

 

这一问可是把高心夏肚子里的苦水都搅了一圈。这个男人,可谓是铁石心肠,连一点余地都没有留给彼此。联系,如果有支字片语,或许高心夏的心里还会有些安慰,可是他转身地如此决绝,似乎这段感情在他心里从未留过任何痕迹。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高心夏终究还是没有看得真切或分明。转了一个大圈,依旧回到原点,像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而已。

 

半年前,就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开始的那几天。过了年,学生纷纷回到了学校。高心夏永远记得那一天,在火车站,苏漠然端然地站在出站口,等待寒假归来的她。有一个瞬间,她不敢相信现实,不敢相信她喜欢了那么多年的男人突然地说要来接她。

 

火车站向来是熙熙攘攘的地方。火车是早上到的,还早,空气中留有冬天的寒气。苏漠然微微有些胖了,他天生就偏瘦,这样结实一点反而看上去让人更有安全感。高心夏拖着行李,楞在了那里,盯着检票口外的他,几乎感动地就要哭了。

 

苏漠然在人群中,就那样朝她笑了一笑,嘴角的弧线上扬,配上他清秀的脸,天真得像一个孩子。心夏最喜欢看他笑的样子,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纯净,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和他在一起,想对他好,想保护他。都说男人和女人之间,应该是男人保护女人,可是高心夏一直都想守护住苏漠然的笑容,那份脸上的单纯和灿烂。

 

漠然接过高心夏的行李,问她累不累,然后带她坐车回学校。他们没有打的,而是乘了公共汽车,站得特别近。高心夏一直忍不住偷偷地看他,虽然他近在咫尺。那份幸福离她靠得过近,让她不习惯,不自在,仿佛一不留心就会打破的水晶。

 

他一直把高心夏送到女生宿舍的门口,然后让她休息整理一下,说晚点再找她。

 

高心夏站在楼梯口,目送他离开。这个男人她并不是第一天认识,而是已经认识了三年多。他转身后连头都没有回一下,闷头朝男生宿舍的方向走去。以前,高心夏觉得,如果能望着他的背影到毕业,到离别,或许已经是一种快乐了,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老天给了她这样一个惊喜。

 

苏漠然问她,高心夏,做我的女朋友好吗?

 

军训的那几天,林诗苒一直在做心理上的挣扎,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应不应该给他写第一封信。高心夏每天都问她想好了没,她不是不想,而是实在没有那种勇气。围绕在她心头的始终是那个问题,如果他不喜欢她,情何以堪?

 

宿舍的人渐渐熟落起来,有些好相处,有些她并不喜欢。但是林诗苒是懂得自控的人,即使讨厌的人,她都不会轻易表现出厌恶来,更何况大多数时候,她并不在意。对于她来说,只要心夏在,她就不会孤单,其他朋友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军训结束的那一天,林诗苒终于下定决心,给他写信。或许高心夏说的对,如果不试,他永远都不知道她的喜欢,也将从此消失于她的世界。而试过,即使他不喜欢,她也不会再有遗憾。青春有那么多的不甘心,非要试过,才可能放手。

 

如果不是心夏,林诗苒或许永远都不会主动对待一个男生,可是,受着她的鼓舞,想着对他的心动,她还是犹豫了。

 

坐在教室里,林诗苒想了一遍又一遍,该如何给他写这第一封信。不能说出喜欢,又要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显现任何轻佻,又要显得友好有诚意。他是个怎样的人,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子,如何让他对自己产生好感,至少交个朋友?

 

那封信写了整整一个晚上,然后在回宿舍的路上,林诗苒把它投进了邮箱。她仿佛能听到信着底的感觉,而心里的那块石头,并未从此放下。她满脑子都是高中里他的身影,他走路的样子,打篮球的姿态,和朋友勾肩搭背的玩闹。那些单纯的岁月,充斥着枯燥的学习生活,只有他带来过一丝色彩和光亮。他是神秘的,他是完美的,他是遥不可及的。

 

心夏说,等着吧,她打赌金城武一定会回信的。

 

在高心夏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去试,去努力,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好的。她教林诗苒去争取,去主动把握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即将面临的可能是失望和伤痛。不要停止脚步,因争取就有一丝希望,什么都不做,则必然什么都不会拥有。

 

没过多久,高心夏也开学了。

 

她和诗苒在同一个城市读书,只是一个在最南端,另一个在最北端。穿越整个城市都要两三个小时,更何况交通还不是特别便利。

 

军训那几天,高心夏就开始频频和诗苒抱怨,她并不喜欢周围的人,和宿舍里的舍友处得也不是特别和谐。怀念高中里的日子,两个人能整天私混在一起,连影子都像缝在了一起。或许有过彼此陪伴的经历,高心夏一下子无法承受生活里的空缺,对身边的人忍不住的失望。她一向是性子急的,对于感情更是如此,一开始可能做出尝试,一旦失败就草草收场,不会花时间耐心地去等待一份感情的培养。遇到诗苒,是她的幸运。林诗苒不是主动对人示好的类型,但是她却懂得别人对她的好,愿意珍惜。

分享到:

0 条评论

注意: 评论者允许使用'@user空格'的方式将自己的评论通知另外评论者。例如, ABC是本文的评论者之一,则使用'@ABC '(不包括单引号)将会自动将您的评论发送给ABC。使用'@all ',将会将评论发送给之前所有其它评论者。请务必注意user必须和评论者名相匹配(大小写一致)。

昵称

沙发空缺中,还不快抢~